湖北俊龍專用汽車公司,9月中旬正式“投奔”湖北程力集團,告別沒有資質的尷尬處境??↓埥衲戤a銷專汽有望突破1000輛,比往年大幅增加。
目前我市有170多家專汽及零部件企業,向國內外市場貢獻著62大類500多種車型,其中20家企業擁有生產資質。隨州專汽產業已走過“伸開五指”壯規模促發展的初級階段,正邁向 “握緊拳頭”壯實力大發展的新階段。
數量眾多 規模偏小
值得驕傲的是,經過近50年拼搏,隨州成為中國專用汽車之都,形成30公里專汽長龍,隨州專汽產業躋身全省重點產業集群,去年產銷專汽7萬多輛(產值150億元),居全國各地之首。
但值得警醒的是,產品與隨州專汽相近的企業或地區高速發展,去年中集集團產銷道路運輸車20余萬輛,中國重汽產銷重卡10.9萬輛;中國掛車生產基地山東梁山縣有相關制造企業376家,23家具備生產資質,國內外100余家企業在梁山投資,已形成年產掛車15萬輛的產能;遼寧鐵嶺市專用車生產基地,計劃在十二五期間達到年銷售超千億元目標。
相形之下,我市專汽產業雖企業數量眾多,但產銷規模和經濟總量不夠大,發展速度亟待提高。
近3年來,市委市政府實施了專汽產業整合壯大的“五統一”、“四鼓勵”,如鼓勵企業攀高結貴,鼓勵無資質企業成為有資質企業子公司,鼓勵有資質企業兼并重組無資質企業,鼓勵無資質企業轉產生產零部件,十幾家企業實現歸并重組。
隨州專汽產業規劃提出,到2015年年產銷專汽21萬輛、年產值500億元,到2020年專汽產業成為千億元產業。
強者恒強 弱者越弱
如何做強做大隨州專汽產業?合作重組、強強聯手,企業則興旺強盛;固步自封、小富即安,則可能走向消亡。
2009年,湖北華威與中國重汽重組前,連續3年產銷量在5000輛左右徘徊,發展遇到資金、市場、技術瓶頸。重組后,重汽對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,年產能達到2萬輛,去年產銷1萬輛。該公司負責人陳鋼戰說,“公司發展大提速,得益于攀上了中國重汽這棵大樹”。
兼并重組猶如一個引擎,正助力隨州工業經濟不斷開辟科學發展新境界。
去年,廈門海翼集團與湖北楚勝合資,計劃3年內投資5億元以上,5年內年產值超過20億元;湖北新楚風與中國恒天集團合股,計劃5年內年銷售50億元,目前企業運行良好。
市國資委主任布厚偉認為,本土企業合作重組,抱團發展,也是一條良好的強盛之路。
從企業規模與數量看隨州專汽產業的整合與轉型
過去3年間,程力參股重組了4家本土企業,另有2家正在磋商。該集團總經理程阿羅認為,本土企業聯合,同樣可以使資源效益最大化。加盟程力的俊龍公司總經理胡修龍說:“‘三無’企業與程力重組,質量有了保證。”
調查發現,我市有十幾家小企業正在尋求合作,以期做大企業,這是專汽之都做強做大的希望所在,潛力所在。但還有十幾家企業沒有尋求合作的思路,如有3家企業品牌雖比較響亮,但訂單漸少,生產難以為繼,發展舉步維艱。
目前全國專汽生產企業有800多家,2008年國家已停批企業生產資質。面對行業洗牌加速的現狀,是聯合重組壯大實力,還是孤軍奮戰閉門造車,值得我們深思。
科技創新 做專做精
加大科技創新,提高核心競爭力,是專汽做專做精做強的基礎。目前,我市有90多家專汽企業與全國100多所大專院校、科研院所,開展產學研合作,這是專汽之都強盛的根本動力。
湖北合力與武漢大學研制的道路檢測車,湖北楚勝與武漢理工大研制的三軸空氣氣囊懸架半掛運油車等,都填補了全國行業空白。湖北齊星集團,以華中科技大、武漢理工大等院校為依托,全面實施校企產學研合作,成為企業跨越發展的不竭源泉。零部件企業華龍車燈在華中科技大學設立研發中心,每年開發新品都在20種以上,產品銷往10多個國家。
目前隨州已有18家企業專汽出口,市場分布到29個國家。今年前8個月隨州專用車出口1.23億美元,同比增長49.6%。
但我市專汽出口仍以發展中國家為主,真正要與發達國家接軌,必須有足夠的科研投入。調查發現,我市專汽行業科研投入嚴重不足,目前僅齊星科研投入占到銷售收入3%,眾多企業科研投入不足1%,解決投入不足問題是當務之急。
隨州專汽產業需要不斷升級,從張開五指壯規模,到收攏五指握緊拳頭壯實力,我們有理由相信,中國專汽之都未來必將日益強盛。
湖北程力集團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銷售吸污車,吸糞車,垃圾車,高壓清洗車,掃路車清障車,高空作業車,混凝土攪拌車,加油車,教練車,粉粒物料運輸車,配件,油罐車,隨車吊,挖機平板運輸車,消防車,冷藏車等各型專用汽車,一律廠價直銷。湖北程力專用汽車有限公司銷售電話13886886090 0722-7028280